据海关总署8月7日发布的数据显示,2025 年前7个月,我国货物贸易进出口总值达25.7万亿元人民币,同比增长3.5%。其中出口15.31万亿元,增长 7.3%;进口10.39万亿元,虽同比下降1.6%,但降幅较上半年收窄1.1个百分点,7月当月进口更是同比增长4.8%,实现连续两个月增长。这一系列数据显示,我国外贸整体韧性凸显,为跨境电商等新业态发展提供了坚实支撑。
贸易结构优化 保税物流成跨境电商重要抓手
从贸易方式看,前7个月我国一般贸易进出口 16.44 万亿元,增长2.1%,占外贸总值的64%;加工贸易进出口4.6万亿元,增长6.3%,占 17.9%。值得关注的是,以保税物流方式进出口 3.69万亿元,同比增长6%,其中出口1.52万亿元,增幅达14.1%。
保税物流作为跨境电商 “保税备货” 模式的核心载体,其快速增长反映出跨境电商通过 “提前备货、快速配送” 提升消费者体验的模式日益成熟,成为连接国内供应链与全球市场的重要纽带。
市场布局多元 东盟、“一带一路” 国家成增长引擎
贸易伙伴方面,东盟继续保持我国第一大贸易伙伴地位,前7个月双边贸易总值4.29万亿元,增长 9.4%,占外贸总值的16.7%;欧盟为第二大贸易伙伴,贸易总值3.35万亿元,增长3.9%;我国对共建 “一带一路” 国家合计进出口13.29 万亿元,增长 5.5%。
分析指出,东盟及 “一带一路” 沿线国家消费市场持续扩容,基础设施互联互通不断深化,为跨境电商拓展新兴市场提供了广阔空间,尤其在家居、3C配件、日用品等品类上需求旺盛。
商品结构升级 机电产品与特色品类表现亮眼
出口商品中,机电产品占比达60%,前 7 个月出口 9.18万亿元,增长9.3%。其中,集成电路出口 7784.5亿元,增长21.8%;汽车出口5134.6 亿元,增长10.9%,成为跨境电商高附加值品类的重要增长点。
劳动密集型产品中,服装及衣着附件出口6367.9 亿元,增长0.9%;纺织品出口5900.7 亿元,增长 2.7%,展现出刚需品类的稳定市场需求,仍是中小跨境电商卖家的重要选择。
经营主体活力增强 民营企业成跨境电商主力
前7个月,民营企业进出口14.68 万亿元,增长 7.4%,占外贸总值的57.1%,较去年同期提升2.1 个百分点,其中出口10.04万亿元,占出口总值的 65.6%。民营企业凭借灵活的经营模式和对跨境电商平台的深度运用,成为连接国内产业带与全球消费者的核心力量。
业内认为,随着我国外贸结构持续优化、新兴市场需求释放及跨境电商生态不断完善,下半年相关业态有望延续良好发展态势,为外贸增长注入更多新动能。
(数据来源:海关总署)